Faculty

Dr. Min Tan (谭旻) received his B.E., M.Phil., and Ph.D. degree from th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pectively. He joined the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of th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16 as a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谭旻,博导、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双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光电融合集成回路设计,特别是功率、稳定性、硬件复用、光电协同仿真等相关问题。主要研究贡献包括:通过集成电路设计与光子集成两个不同领域的有机结合,提出了以反馈为中心的器件到回路光电融合集成技术演进路线图,并基于传统模拟及功率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基础,在信息光电子领域开拓和发展了模拟及功率光电融合芯片设计交叉学科前沿方向, 在高性能运放、动态电源、硬件复用及光参数稳定性等方面做出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在JSSC, TIT, TCAS-I, TCAS-II, JLT, OE, ISCAS等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一作及通讯作者论文40多篇,其中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顶级国际期刊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JSSC)一作者论文三篇(包括华中科技大学首篇JSSC),通信理论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 in Information Theory (TIT)一作论文一篇;申请及获授权专利30余项。任ICTA等会议的技术委员会成员,《光通讯研究》期刊青年编委,《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期刊青年编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中科院学部“光电融合集成”前沿交叉研判项目组成员,JSSC, TCAS-I, JLT, TPE, ISCAS, TCAS-II等多个杂志审稿人。开设了功率集成电路、高级功率集成电路、光电融合芯片与系统等课程。
Students
博士生:

汪志城 2017级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多微环反馈控制及应用。
研究成果:14.[C] (ISCAS 2018),23.[C] (CIOP 2021),12.[J](OE 2022), 13.[J](JLT 2022), 1.[P], 2.[P], 10.[P], 27.[P], 流片6次

明 达 2018级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微环调制器反馈控制以及光电联合仿真。
研究成果:15.[C] (CIOP 2018),21.[C] (ICTA 2020),13.[J](JLT 2022), 11.[P], 12.[P], 13.[P], 16.[P], 17.[P], 18.[P], 28.[P], 流片7次

汪宇航 2019级
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基于集成马赫曾德干涉仪结构的光学器件控制。
研究成果:18.[C] (CIOP 2019),26.[C](CIOP 2022), 19.[P], 20.[P], 21.[P], 26.[P], 29.[P], 流片5次

周紫梁 2020级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多通道高压集成电源。
研究成果:14.[P], 15.[P], 流片3次

涂耀文 2021级
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光电融合多波长接收机。
研究成果:11.[J](TCAS-II 2022), 流片3次

谢子颖 博士2022级,硕士2018级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
研究兴趣:用于光电融合热调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研究成果:7.[J] (TCAS-I 2021),7.[P], 流片2次
硕士生:

余静雯 2020级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光电信号转换模块检测。
研究成果:流片2次

吕帅康 2020级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高速环振PLL。
研究成果:流片1次

尚瑀哲 2020级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用于FWCM Lidar的线性调频激光信号产生。

虞 越 2021级
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高速TIA设计。
研究成果:流片2次

吕承阳 2021级
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学士
研究兴趣:光电驱动。
研究成果:流片1次
Alumni
李 威 本科2017届。 去向:复旦大学读研。
汪志城 本科2017届。 去向:华科硕博贯通。
刘富林 本科2017届。 去向:华科读研。
张乃元 本科2017届。 去向:华科读研。
杨一凡 本科2017届。 去向:瑞声科技公司工作。
邓晨晖 本科2018届。 去向: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读博。
万子祥 本科2018届。 去向:清华大学读研。
王 攀 本科2018届。 去向:复旦大学读研。
明 达 本科2018届。 去向:华科读博。
谢子颖 本科2018届。 去向:华科读研。
周 喆 本科2019届。 去向:清华读研。
龙恩泽 本科2019届。 去向: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读研。
付 强 本科2019届。 去向:华科读研
施宇晨 本科2019届。 去向: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读研。
叶开轩 本科2019届。 去向:华科读研。
汪宇航 本科2019届。 去向:华科读博。
杨 超 硕士2019届。 去向:中车集团。
周紫梁 本科2020届。 去向:华科读博。
余静雯 本科2020届。 去向:华科读研。
吴志勇 本科2020届。 去向:华科读研。
尚瑀哲 本科2020届。 去向:华科读研。
胡高磊 本科2020届。 去向:港中文读博。
张一帆 硕士2020届。 去向:华为海思优招。
顾晓敏 硕士2021届。 去向:上海南芯半导体。
刘富林 硕士2021届。 去向:飞昂创新。
叶开轩 硕士2021届。 去向:荷兰屯特大学。
廖潇辉 本科2021届。 去向:华科读硕。
吴志勇 本科2021届。 去向:华科读硕。
李贤斌 本科2021届。 去向:港科大读博。
涂耀文 本科2021届。 去向:华科读博。
虞 越 本科2021届。 去向:华科读研。
吕承阳 本科2021届。 去向:华科读研。
蔡子腾 本科2022届。 去向:武大读硕。
姜林笛 本科2022届。 去向:华科读硕。
叶添迟 本科2022届。 去向:华科读硕。
张思远 本科2022届。 去向:华科读硕。
付 强 硕士2022届。 去向:华为优招。
吴志勇 硕士2022届。 去向:格科微。
谢子颖 硕士2022届。 去向:华科读博。